国内村镇银行进步方案研究

点击数:869 | 发布时间:2025-09-11 | 来源:www.xftgo.com

    1 村镇银行的积极推动作用

    1.1 成立了新的农村金融主体,弥补现有商业性金融机构“空缺”

    因为多种缘由,相对于城市金融而言,国内农村金融改革启动迟、进展慢,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农村区域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竟争不充分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进步的要紧瓶颈。具备低门槛、多样化资金来源、灵活多样的股权与治理结构的村镇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不但为农村金融市场引人增量原因,而且村镇银行从成立之始,就对其设立条件、股权设置、治理结构、营运管理、内控机制及监管方面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对股东在财务情况、营运管理能力等方面的需要更形成了机构经营者的优胜劣汰,这势必推进农村金融的不断进步。

    1.2 有益于健全农村金融市场,可以在一定量上级解农村金融的矛盾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一直围绕着农村信用社这一存量机构展开,可是从结果看,无论是规范合作制,还是提供多种模式的改革尝试,成效都不甚理想。深究其缘由,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就是农信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处于近乎垄断的地位,导致一方面农信社本身缺少改进的动力,其次政府也很难下决心彻底清除绩效差的信用社。而村镇银行的打造,无疑将会与农信社形成一定量的角逐,在促进其改革与进步的过程中,渐渐促成角逐性的市场环境。

    1.3 革新农村金融业务,满足农村金融需要

    除去存、贷、汇“老三样”服务,村镇银行在本钱可算、风险可控的首要条件下,可以积极开发符合当地顾客合理需要的金融革新商品和服务,健全金融服务价格形成机制,越来越将现在在城市区域开发、开办的规范化商品与服务尽快推广到广大农村,充分借助商业化互联网销售政策性金融商品。

    2 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1 村镇银行没具体规章规范保障

    银行的业务拓展缺少细节性规定,现在仅有关于村镇银行注册资本运作监控的基本原则,缺少细节性规定。根据银监会有关人士的说法“银监会正在起草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行政许可推行细节,具体下发日期和受理村镇银行申请日期待定。”这使村镇银行的业务拓展缺少操作依据。

    2.2 村镇银行的设置遭到地域局限

    现在仅针对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湖北6省推行试点,其它地方暂时不可以享受打折政策。

    2.3 村镇银行的支付结算等存在问题

    因为“村镇银行”规模较小,数目较多,怎么样将它纳入支付结算体系,结算途径是直接纳入当地人民银行还是通过其他金融机构代理,需要进一步分析并加以明确规定。而且,根据现在的发行库管理规范规定,多数“村镇银行”明显不符合需要,需要对“村镇银行”能否直接在当地人民银行发行库存取款做出明确规定。同时,需要解决“村镇银行”金融稳定的问题。

    2.4 农村金融市场环境狭小

    “为没钱人提供服务会致使银行经营亏损”这是前几年不少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股改过程中,纷纷将分支机构撤出贫困区域的原因之一。一方面,因为农村区域相对封闭守旧,农民的储蓄观念很传统,缺少投资理财观念。其次因为村镇银行按经营地区原则上被限定于所属县市或乡村的地域范围内,市场狭小,要受制于当地经济进步情况和居民收入水平,这也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很多农村信用社破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3 进步村镇银行的政策建议

    3.1 加大监管

    切实防范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各级监管机构在积极争取试点工作的过程中要加大监管与控制,要一直把防范风险放在第一位,优化产权结构,健全公司治理,加大内部控制,强化资本约束,把村镇银行办成具备可持续进步能力的农村社区性银行。

    3.2 拟定打折政策,打造宽松的环境

    进步村镇银行,应该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则,政府对村镇银行的进步只能通过政策加以引导,使其向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进步,而不可以采取行政方法进行干涉,降低政府的不当干涉。组建村镇银行要杜绝政府参股和干涉管理决策,为村镇银行提供一个市场化的、充分角逐的进步环境。

    3.3 吸引金融人才,提升村镇银行从业职员的素质

    加大培训与教育,尽快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村镇银行员工队伍。一是要强化对村镇银行员工的遵纪守法、行业自律意识教育和职位业务技能培训,培育出一批政治过硬、业务精良的职员队伍。二是要加快人才引入节奏。既可考虑优薪从外地引进高素质人才,亦可通过协商从当地金融机构中吸纳一批富有从业经验的现有从业职员。

    3.4 加大革新

    要推出合适农村中低收入阶层的商品,没好商品的推出,就没生命力。村镇银行可以在寻求合作的道路上积极探索,主动加大与政府各部门的联系,知道当地重点进步农业产业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同时与当地经济合作组织接洽,把握当地农村经济进步特点和农户金融需要特征,针对不同需要的农户和农村小企业,探索并开发相应的金融商品。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